Web 1.0时代的网络是一小撮人为一大群人撰写内容的网络。人们从源头便可直接获取信息,要图片设计信息就去Adobe.com,要Windows信息就去Microsoft.com,要看新闻就去CNN.com。然而,随着时间流转,越来越多的人在阅读网页之外也开始自己写些东西。一个有趣的结果随之而来——突然之间,信息多得我们无法与之保持同步了。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所有想要我们关注的作者,而浏览有相关内容的全部网站更是显而易见不可能。很明显,当个人写作渐渐增长并成为主流的时候, Web 1.0的老模式应该改改了。
Web 2.0在此时登场了,在这一模式下,网络上的信息是分布在分布式的小单位“微内容”。网络的构成元素由文档变成了数据。我们不再需要访问不变的旧式信息来源。现在我们所依赖的是一套以其新而有效的方式聚合并重组网络上“微内容”的新工具。
2004年11月12日,在网络媒体协会的一次会议上,美联社CEO Tom Curley发表了一个重要而有远见的讲话,他说:“…在(互联网发展)的下一阶段,内容本身将会会比它的展现形式更重要…诸如搜索、RSS和TiVo之类录像程序——我这里说的只是一部分——等杀手软件正在逐渐打破我们试图存放内容的容器。”
Web 1.0有一个看上去彻底改变了传统出版方式的特点,即随时修改出版物的可能性。在网上,纸上出版物的“版本”、“印数”等概念消失了。网上有的只是网站和它的当前状态。现在我们已经习惯这一形式了,乐观者们的希望可能会变成现实:随着时间增长,网上的内容只可能变得越来越好——元数据被不断添加,描述逐渐深入,话题变得明晰,参考更加全面。
Web 2.0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添加属于他们自己的元数据。在Flickr和Del.icio.us上,任何人都能给数字媒体(文件、书签、图片…)添加标签。不过,自行添加标签还不是最有趣的。最有趣的是所有人的标签放在一起时体现出的那些趋势。
Web 1.0时代,网页的视觉设计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早些年里,设计者们使用GIF动画和表格等小技巧来扮靓网页。而在最近几年,CSS逐渐流行起来,人们通过添加一个定义了风格信息的独立CSS文件实现了页面风格和结构的分离。尽管如此,视觉设计仍然是人们关注的核心——因为这是区分内容和吸引用户注意最主要的方法。
进入Web 2.0时代之后,网站的地位降低了,视觉风格也因此不再那么重要。Web 2.0时代流行的是XML,相对页面布局和内容展现方式,词语和语义更为重要。内容在网络中流动,并通过程序来存储。从非常现实的意义上说,如今我们的设计更多针对的是机器而不是人。这听起来有点像《黑客帝国》,不过Amazon.com的CEO Jeff Bezos说:“Web 2.0…它讲究的是让网络变得更适合电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