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隼
查看冥隼的博客
金钱 | : 2057 |
Level | : 0 |
发帖数 | : 274 |
最后登陆 | : 2009/7/11 |
注册时间 | : 2007/2/3 |
|
一:美的原则 什么是美呢? 美的事物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 我们根据人类美感的共通性可以定出十个美的原则:连续、渐变、对称、对比、比例、平衡、调和、律动、统一、完整。 在讨论美的原则之前,必须先了解「单位形」的意义。单位形是在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合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单位形可以单独重复排列,或组成「单位形组合」,再以「单位形组合」为基础,作有规律的反复排列。下列图例说明以一个「单位形」配置构成八种「单位形组合」。 以一个「单位形」配置构成八种「单位形组合」图例 每一个「单位形组合」又可以重复以线状﹝又称二方连续﹞、面状﹝又称四方连续﹞、环状、放射状、镜照式的方式发展成复杂有趣的平面构图。下图是以环状发展构成的平面构图。 以环状发展构成的平面构图 以下是关于十个美的原则的概述: ﹝一﹞连续 「连续」是一种没有开始、没有终结、没有边缘的严谨性秩序排列,它祇是反复的一种特殊情形,因此有规律的反复并不一定能产生连续。「连续」是无限地扩张,它可超越任何架框限制。「连续」包括「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二方连续」是单位形向左右或上下作反复的规律式排列。它可作直线方向、曲折式、波浪式的方向延申。 四方连续」是单位形向左右也向上下延申的现象,可产生四方连续的图形。由二方连续造成的线条加上左右上下反复的排列,是创作四方连续图形的方法之一。 ﹝二﹞渐变 「渐变」就是逐渐的改变,其有一定的秩序与规律。「渐变」除形状渐变外,尚有「大小渐变」、「色彩渐变」、「位置渐变」和「方向渐变」等等,均可单独或混合运用。 任何构成元素之渐变,都有其开始与终结,或由一方开始,经渐变又回复原来的循环现象。例如形状渐变,可从某一形状开始,逐渐变化成为另一形状,或由另一形状又逐步回复到某一形状。无论是开始或终结,在渐变的设计中均可成为设计上的焦点,且在开始与终结的整个重复过程中,均会造成节奏感。 渐变形成的方式可由上而下、由左而右、或由中央发射、或作多元化的发展。 渐变的表现形式包括: ﹝1﹞自然形象之渐变、﹝2﹞形状之渐变、﹝3﹞大小之渐变、﹝4﹞位置之渐变、 ﹝5﹞方向之渐变、﹝6﹞色彩之渐变。 ﹝三﹞对称 视觉上,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基准,上下或左右看起来相等的形体,称为「对称」。「对称」具有相称、均齐、均整的意思。左右对称的形体向来都被认为是安定且具有机能的。 对称」的表现形式包括: ﹝1﹞线对称、﹝2﹞点对称、﹝3﹞感觉对称。 通常对称的图形具有单纯简洁的美感,以及静态的安定感,但易流于单调、呆板。一般来说,单纯的对称图形具有大方、强力的性格;细密的对称图形则能增加作品的充实感。许多商品设计即运用此特性而设计。 ﹝四﹞对比 将相对的要素配置一起,相互比较,以形成二种抗拒的紧张状态,称为「对比」。这种造成相对排斥性质的要素,即一般所谓的「对比要素」。 「对比要素」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举凡造形、色彩、质感、方向、面积等均属之。圆形、三角形、方形是属于造形的对比,例如红砖、金砖两者具有相同的造形,而其质感因明显的不同,具有对比的性质。 对比现象的强弱与否,端赖对比要素的配置关系而定。一般而言,不同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彼此刺激,会产生对比的现象,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大者更大、小者愈小。亦即经由对比的关系可以增强个别要素所具有的特性。 「对比」的表现形式包括: ﹝1﹞线形的对比、﹝2﹞形状的对比、﹝3﹞份量的对比、﹝4﹞明度的对比、 ﹝5﹞彩度的对比、﹝6﹞色相的对比、﹝7﹞质地的对比、﹝8﹞动态的对比、 ﹝9﹞位置的对比、﹝10﹞其它的对比。 ﹝五﹞比例 在造型上所谓的「比例」乃是指长度或面积等属于量度之间的一种比率,它描述的是部份与部份;或部份与全体之间的关系。 在人类的历史中,「比例」一直是被运用在建筑、家俱、工艺以及绘画上。尤其是希腊、罗马的建筑中「比例」被当是一种美的表征。除了建筑之外,有几个理想的比例,古代的学者就把它公式化,而作为设计的基本原理,以便求得统一与变化。其中最基本并且最重要的比例就是「黄金比例」。 古希腊人把「黄金比例」认为是最完美的比例而活用时造型中。它的基本方法是把一条线分割成大小两段,小线段与大线段之长度比等于大线段与全部线段之长度比。这种比例分割方法就是「黄金比例」。 ﹝六﹞平衡 「平衡」是指两个力量相互保持的意思,也就是说把两种以上的构成要素,互相均匀地配置在一个基础的支点上,以保持力学上的平衡而达到安定的状态。 在造形的秩序中,「平衡」是极重要的一项。由于造形的作品,并不是真正讲究实际的重量关系,所以「平衡」一词,在平面造形的世界中,应当是属于视觉的平衡。这和力学的平衡、数学的平衡以及其它学科中所讲的「平均」是不一样的。 对「平衡」来说,有对称和非对称平衡之分。在「平衡」的练习中,着眼点在于如何求得视觉上的安定与心理上的平衡。例如形态、色彩、材质在画面中所具有的重量、大小、明暗、色彩、强弱、质感...等,都必须保持平衡状态,才会令人产生安定的感觉。 ﹝七﹞调合 当两种构成要素共同存在时,若成相差距过大,即造成「对比」。若两种构成要素相近,则对比刺激变小,能产生共同秩序使两者达到调和的状态。如黑与白是一种强烈对比的颜色,而存于其间的灰色便是两者的「调和」。 「调和」在视觉上可使我们产生美感。因此,调和的原则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尤其是色彩或造形皆是须不断探讨的问题。然而为了达到「调和」,各要素间的统一仍是必要的;如色相的配合、调子的配和以及明度的配合,皆能产生「调和」。在造形上如线的粗细与形的大小均会影响,但只要在造形上能一致的话,也可产生调和感。 「调和」要素除了色彩与造形外,质感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如以同材质作为建筑物或庭园设计的材料,也是获得「调和」的方法之一。 ﹝八﹞律动 凡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反复和排列,或属于周期性、渐变性的现象,均是「律动」。它给人具有抑扬顿挫而又有统一感的运动现象。 一般说来,律动和时间的关系密切,因为在其它具有时间性的艺术领域中,均能表现律动美,如音乐、舞蹈、电影、戏剧、诗歌等。以音乐来说,利用时间间隔会使声音的强弱或高低表现出律动美,而呈现抑扬顿挫的变化。 而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四季的变化、植物的成长、动物的运动以及各种生理反应等都存在着律动的现象。此外自然界中的海浪、沙丘、麦浪、炊烟、屋瓦等形象,亦具有连续发展的反复,并呈现出视觉的一种律动美。 ﹝九﹞统一 结合共同的要素,把相同或类似的形态、色彩、肌理诸要素作秩序性或画一性的组织、整理,使之有条不紊而相互发生关连或共通的作用,是为「统一」。 「统一」是美好的根本秩序。一般说来,统一可表现高尚权威的情感,也可以达成如平衡及调和的美感。然而过份的统一,将会失去生动而流于呆板。例如大小形态、色彩完全相同,且作等距离排列时,便会产生单调的感觉。 所以在讲究统一的同时,还须要注意到变化的问题。「变化」也是美的形式之一,所谓「变化」是在异质的诸要素中求变化。换句话说,即是将不同的形态、大小、色相、明度、彩度、方向、肌理作有机性的组织使之生动、活泼而不流于紊乱,才是适切的变化。 ﹝十﹞完整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不论运用了那一种美的原则,或经过多么复杂的创作过程,艺术家到作品完成的那瞬间追求的是作品的「完整」性。完整性依人类的感觉、需求的不同分为感官方面﹝包括各种知觉﹞、意念方面、功能方面。譬如一出好的戏剧演出,除了带给观众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完整性外,也会为观众提供剧作家想表达的一个完整的创作意念。 二:平面设计编排构成原理 多媒体观众一方面从计算机屏幕上所呈现的视觉表征得到信息,做出反应;另一方面根据其美感经验,从计算机屏幕上赏心悦目的视觉呈现,引起他的良好沟通情绪。一个赏心悦目的视觉呈现有赖于设计者的创意﹝idea﹞、表现技巧﹝technique﹞、编排﹝lay-out﹞能力。 目前许多国内设计的计算机屏幕视觉呈现是依赖设计者的感觉来处理,或者凭其多年的实务经验来完成。但是「感觉」对想学习多媒体设计的人是很难捉摸的,「经验」更是残酷的。因此将「美的原则」运用于平面设计的编排与构成,形成「平面设计编排构成原理」,可以帮忙初学者;甚至对设计师而言,在其面临缺乏「感觉」的时候,还能创作出具水准的作品。 ﹝一﹞大小的对比 大小关系为造形要素中最受重视的一项,几乎可以决定意象与调和的关系。大小差别少,给人的感觉较沈着温和,大小的差别大,给人的感觉较鲜明,而且具有强力感。 ﹝二﹞明暗的对比 阴与阳、正与反、昼与夜等等,如此类的对比语句,可使人感觉到日常生活中的明暗关系。初诞生的婴儿,最初在视觉上只能分出明暗,而牛、狗等动物虽能简单识别黑白,可是,对彩度或色相却无法轻易识别,由此可知,明暗﹝黑和白﹞乃是色感中最基本的要素。 ﹝三﹞粗细的对比 字体愈粗,愈富有男性的气概。若代表时髦与女性,则通常以细字表现。细字如果份量增多,粗字就应该减少,这样的搭配看起来比较明快。 ﹝四﹞曲线和直线的对比 曲线很富有柔和感、缓和感;直线则富坚硬感、锐利感,极具男性气概。自然界中,皆由这两者适当混合。平常我们并不注意这种关系,可是,当曲线线或直线强调某形状时,我们便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产生相对应的情感。故我们常为加深曲线印象,就以一些直线来强调,也可以说,少量的直线会使曲线更引人注目。 ﹝五﹞质感的对比 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也许很少听到质感这句话,但是在美术方面,质感却是很重要的造形要素。譬如松弛感、平滑感、湿润感等等,皆是形容质感。故质感不仅只表现出情感,而且与这种情感融为一体。 我们观察画家的作品等,常会注意其色彩与图面的构成,其实,质感才是决定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虽然色彩或对象物会改变,可是,作为基础的质感,是与一位画家之本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不易变更的。若是外行人就容易疏忽这一点,其实,这才是最重要的基础要素,也是对情感最强烈的影响力。 ﹝六﹞位置的对比 在画面两侧放置某种物体,不但可以强调,同时也可产生对比。画面的上下、左右和对角线上的四隅皆有潜在性的力点,而在此力点处配置照片、大标题或标志、记号等等,便可显出隐藏的力量。因此在潜在的对立关系位置上,放置鲜明的造形要素,可显出对比关系,并产生具有紧凑感的画面。 ﹝七﹞主与从的对比 版面设计也和舞台设计一样,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很清楚时,观众的心理会安定下来。明确表示主从的手法是很正统的构成方法,会让人产生安心感。如果两者的关系模糊,会令人无所适从,相反地,主角过强就失去动感,变成庸俗画面。 戏剧中的主角,人人一看便知。版面中若也能表现出何者为主角,会使读者更加了解内容。所以要有主从关系是设计配置的基本条件。 ﹝八﹞动与静的对比 一个故事的开始都有开端、说明、转变和结果。一座庭院中,也有假山、池水、草木、瀑布等等的配合。同样的在设计配置上也有激烈动态与文静部份。 扩散或流动的形状即为「动」。水平或垂直性强化的形状则为「静」。把这两者配置于相对之处,而以「动」部份占大面积。 「静」部份占小面积,并在周边留出适当的留白以强调其独立性。这样的安排,一般用来配置于画面四隅的重点。因此,「静」部份虽只占小面积,却有很强的存在感。 ﹝九﹞多种的对比 对比还有曲线与直线、垂直与水平、锐角与钝角等种种不同的对比。如果再将前述的各种对比和这些要素加以组合搭配,即能制作富有变化的画面。 ﹝十﹞起与受 版面全体的空间因为各种力的关系,而产生动态,进而支配空间。产生动态的形状和接受这种动态的另一形状,互相配合着,使空间变化更生动。 我们要建造假山庭园时很注重流水的出口,因为流水的出口是动感的出发点,整个庭园都会因它而被影响。谈到版面构成,原理也一样,起点和受点会彼此呼应、协调。两者的距离愈大,效果愈显著,而且可以利用画面的两端,不过起点和受点要特别注意平衡,必须有适当的强弱变化才好,若有一方太软弱无力就不能引起共鸣。 ﹝十一﹞图与地 明暗逆转时,图与地的关系就会互相变换。一般印刷物都是白纸印点字,白纸称为地,黑字称图。相反的,有时会在黑纸上印上反白字的效果,此时黑底为地,白字则为图,这是黑白转换的现象。 ﹝十二﹞平衡 走路踢到大石头时,身体会因失去平衡而跌倒,此时很自然地会迅速伸出一只手或脚,以便维持身体平衡。根据这种自然原理,如果我们改变一件好的原作品的各部份的位置,再与原作品比较分析,就能很容易理解平衡感的构成原理。 ﹝十三﹞对称 以一点为起点,向左右同时展开的形态,称为左右对称形,英文名为 symmetry。应用对称的原理即可发展出漩涡形等等复杂状态。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事物确实不少,例如:佛像的配置或日本神社中神殿的配置等等。对称会显出高格调、风格化的意象。 ﹝十四﹞强调 同一格调的版面中,在不影响格调的条件下,加进适当的变化,就会产生强调的效果。强调打破了版面的单调感,使版面变得有朝气、生动而富于变化。例如:版面皆为文字编排,看起来索然无味,如果加上插图或照片,就如一颗石子丢进平静的水面,产生一波一波的涟漪。 ﹝十五﹞比例 希腊美术的特色为「黄金比」,在设计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和柱子的型式、位置时,如果能参照「黄金比」来处理,就能产生希腊特有的建筑风格,也能产生稳重和适度紧张的视觉效果。长度比、宽度比、面积比等等比例,能与其它造形要素产生同样的功能,表现极佳的意象,因此,使用适当的比例,是很重要的。 ﹝十六﹞韵律感 具有共通印象的形状,反复排列时,就会产生韵律感。不一定要用同一形状的东西,只要具有强烈印象就可以了。三次四次的出现就能产生轻松的韵律感。有时候,只反复使用二次具有特征的形状,就会产生韵律感。 ﹝十七﹞左右的重心 在人的感觉上,左右有微妙的相差。因为右下角有一处吸引力特别强的地方。考虑左右平衡时,如何处理这个地方就成为关键性问题。 人的视觉对从右上到左下的流向较为自然。编排文字时,将右下角空着来编排标题与插画,就会产生一种很自然的流向。如果把它逆转就会失去平衡而显得不自然。这种左右方向的平衡感,可能是和人们惯用右手有点关系吧! ﹝十八﹞向心与扩散 在我们的情感中,总是会意识事物的中心部份。虽然蛮不在乎地看事物,可是,在我们心中,总是想探测其中心部份,好象如此,才有安全感一般,这就构成了视觉的向心。一般而言,向心型看似温柔,也是一般所喜欢采用的方式,但容易流于平凡。离心型的排版,可以称为是一种扩散型。具有现代感的编排常见扩散型的例子。 ﹝十九﹞JUMP 率 在版面设计上,必须根据内容来决定标题的大小。标题和本文大小的比率就称为 Jump 率。Jump 率越大,版面越活泼;Jump 率越小,版面格调越高。依照这种尺度来衡量,就很容易判断版面的效果。标题与本文字体大小决定后,还要考虑双方的比例关系,如何进一步来调整,也是相当大的学问。 ﹝二十﹞统一与调和 如果过份强调对比关系,空间预留太多或加上太多造形要素时,容易使画面产生混乱。要调和这种现象,最好加上一些共通的造形要素,使画面产生共通的格调,具有整体统一与调和的感觉。 反复使用同形的事物,能使版面产生调合感。若把同形的事物配置在一起,便能产生连续的感觉。两者相互配合运用,能创造出统一与调和的效果。 ﹝二一﹞导线 依眼睛所视或物体所指的方向,使版面产生导引路线,称为导线。设计家在制作构图时,常利用导线使整体画面更引人注目。 ﹝二二﹞形态的意象 一般的编排形式,皆以四角型﹝角版﹞为标准形,其它的各种形式都属于变形。角版的四角皆成直角,给人很规律,表情少的感觉,其它的变形则呈现形形色色的表情。譬如成为锐角的三角形有锐利、鲜明感;近于圆形的形状,有温和、柔弱之感。 相同的曲线,也有不同的表情,例如规规矩矩和用仪器画出来的圆,有硬质感,可是徒手画出来的圆就有柔和的圆形曲线之美。 ﹝二三﹞水平线 黄昏时,水平线和夕阳融合在一起,黎明时,灿烂的朝阳由水平线上升起。水平线给人稳定和平静的感受,无论事物的开始或结束,水平线总是固定的表达静止的时刻。 ﹝二四﹞垂直线 垂直线的活动感,正好和水平线相反,垂直线表示向上伸展的活动力,具有坚硬和理智的意象,使版面显得冷静又鲜明。如果不合理的强调垂直性,就会变得冷漠僵硬,使人难以接近。 将垂直线和水平线作对比的处理,可以使两者的性质更生动,不但使画面产生紧凑感,也能避免冷漠僵硬的情况产生,相互截长补短,使版面更完备。 ﹝二五﹞阳昼、阴昼 从黑暗的洞窟内,看外面明亮景象时,洞窟内的人物,总是只用轮廓表现,而外面的景色就需小心描画了。这就是同时把握日常的情况及异常的明暗,显出不可思议的空间。 正常的明暗状态,叫做「阳昼」,相反的情况是「阴昼」。构成版面时,使用这种阳昼和阴昼的明暗关系,可以描画出日常感觉不同的新意象。 ﹝二六﹞留白量 速度很快的说话方式适合夜间新闻的播报,但不适合做典礼的司仪,原因是每一句话当中,空白量太少。谈到版面设计时空白量的问题也很重要,即使同一张照片,同样的句子也会因空白量就很难表现确实的形象。无论排版的平衡感有多好,文章有多美,读者一看版面的空白量就已给它打好分数了。 ﹝二七﹞版面率 在设计用纸上,本文所使用的排版面积称为版面,而版面和整页面积的比例称为版面率。空白的多寡对版面的印象,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空白部份加多,就会使格调提高,且稳定版面;空白较少,就会使人产生活泼的感觉。若设计信息量很丰富的杂志版面时,采用较多的空白,显然就不适合。 ﹝二八﹞屏幕上字的大小 多媒体影像通常是在计算机影像显示器﹝monitor﹞或在电视机上呈现。 根据分析,为了视觉的舒适感,呈现在计算机影像显示器上最小且清晰的中文字型应为 16 pixels﹝W﹞×16 pixels﹝H﹞点阵字型的细明体。至于呈现在电视机上最小且清晰的中文字型应为 36 pixels﹝W﹞×36 pixels﹝H﹞的点阵字型,这是因为电视机需要从较远的距离观看的缘故。从阅读习惯来看,为了配合人们横向阅读中文的最佳状态是,一列最好不要超过 35 个字。 根据观赏者的前述需求,多媒体计算机影像显示器的分辨率最好设定为 640 pixels﹝W﹞×480 pixels﹝H﹞。一般电视机的分辨率上下的方向固定为 512 条扫描线。两者和一般印刷品的分辨率﹝350dpi﹞相比较,小了很多。 一般来说,在进行多媒体视觉传达设计之前,首要决定的就是萤幕上字的大小的运用标准,此与一般平面设计的过程不尽相同。
|